<tt id="k26my"></tt>
<object id="k26my"><noscript id="k26my"></noscript></object>
<object id="k26my"></object>
<rt id="k26my"></rt>
<object id="k26my"></object>
<object id="k26my"><noscript id="k26my"></noscript></object>
專題專欄
您的位置:主頁 > 新聞資訊 > 專題專欄 >

全鏈條穩糧增收守牢糧食安全底線

發布日期:2022-11-03 09:59瀏覽次數:文章來源:  未知

 

西充縣常林鎮錦屏山村打造的“魚米之鄉”(資料圖)。李同周攝

●趙威

近年來,西充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打造成片連線的高產高效糧油示范區,深挖土地潛力,不斷提高科技水平,帶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面提升,守牢糧食安全底線,全力建設“生態田園·有機西充”。

A聚焦糧油擴大農業基地面積

近日,在西充縣東太鄉金龍山村,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條條新建的生產便道和排水溝渠;田野、村落連成一片……高標準農田建設讓農田、村莊變成靚麗風景。

在金龍山村,只見數名工人正在渠道邊壘砌石塊……“這里的渠道襯砌完工后,這個項目建設就結束了。”西充縣農業農村局農建股股長朱俊林介紹,金龍山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投資480萬元,涵蓋560畝農田整治,3.1公里生產便道和5.7千米渠道修建,8口蓄水池建設。

“經過整治后,糧田化零為整,升級為‘田成方、渠相通、路相連、旱能澆、澇能排’的高產穩產良田。”朱俊林介紹,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了節水節肥、高產穩產、高效利用的目的。

據了解,西充縣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產業發展“頭道工序”,累計投資9.9億元,建成高標準農田49.63萬畝,提升糧食生產能力560萬公斤,農田排灌能力達85%,農機作業能力達75%,田間道路通達率達90%以上,耕地質量等級得到提升。

“西充縣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產業園區布局相結合。”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建平介紹,按照“產業園區布局到哪里、高標準農田配套建設到哪里”的原則,高標準農田建設服務于糧食安全生產示范帶、有機農業第一縣建設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重點項目,服務于鞏固脫貧成果。該縣97個脫貧奔康產業園全部實施了高標農田建設。

“高標準農田建設,擴大了農業基地面積。”趙建平介紹,2022年,該縣新增種植糧油面積5萬畝以上。

截至目前,該縣建成現代農業基地35萬畝、園區28個,其中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、省級星級園區1個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。2021年,該縣糧食生產總面積86.03萬畝、產量32.38萬噸,較2020年分別增加4.78%、3.41%。

B深挖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

10月18日上午,在西充縣鳳鳴鎮雙龍橋村秋洋芋種植基地,新發的洋芋葉碧綠鮮嫩,數十名村民在除草。

為搶抓農時,該縣以種植秋洋芋為主,因地制宜大抓晚秋生產。

“雙龍橋村秋洋芋種植基地面積300余畝,采取村集體統一種植、統一管護的模式進行種植,預計可收獲秋洋芋500噸。”西充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副股長張海平介紹,今年,該縣種植秋洋芋2.6萬畝,預計可收獲秋洋芋4萬噸。

“土地要等到11月左右才開始下種小麥或油菜,我們利用這個時間因地制宜搶種一季秋洋芋,確保實現全年增產增收目標。”張海平說。

搶種洋芋是充分利用時間實現穩糧增收,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則是充分利用空間來實現穩糧增收。

據介紹,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即:一行玉米、兩行大豆或者兩行玉米、二至六行大豆的種植方式。西充縣關文鎮長路埡村產業基地業主黃濤介紹,采取帶狀種植模式后,在不影響玉米畝產量的基礎上,增產60%的大豆畝產量,實現了一季多收、一地多用,糧食增產、群眾和企業增收。

據了解,2022年,西充縣發展玉米大豆帶狀種植1.53萬畝,增收大豆168.3萬公斤。在該縣,深挖土地潛力實現糧食增產的舉措還有很多。“一田兩用、一水雙收”的“魚米之鄉”項目也是典型案例之一。

在西充縣常林鎮金祠寺村,分散的小田經整治后,變成了大田,起伏的坡地變成了平地,田間地頭多了一條條產業路、灌溉渠。在水田四周的水渠里,依稀可見魚兒游動。

“以前這些田只能種水稻,經過稻魚基地建設項目改造后,田中間種水稻,田邊挖溝養魚。養魚后,水稻的品質和產量得到提升,每畝還能產魚150公斤左右。”業主羅浩說,在稻田里,魚為水稻除草、除蟲、耘田、松土,水稻則為魚提供庇護場所、飼料,這種生態循環種養殖大大減少了對化肥農藥的依賴,增加了生物多樣性,維護農田的生態平衡,實現了“一田兩用、一水雙收、糧漁雙贏”的目的。

“今年,2.4萬畝‘魚米之鄉’基地增產優質水稻約2200噸、魚約3000噸。”趙建平介紹。

C科技賦能增加農機使用率

走進位于西充縣青獅鎮楊柳埡村的四川豐森農業科技公司勇飛“全程機械化+綜合農事”服務中心,在智能管理服務平臺的大屏幕上,人們能看見一只“小蜜蜂”不停地劃著綠圈兒。

“‘小蜜蜂’是正在進行旋耕作業的農業機具。”該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,凡納入平臺管理的大型農機,都安裝有北斗導航智能終端,工作和停放的軌跡,大屏幕上一清二楚。

為提高種植效益,破解農業生產成本高的難題,該公司建設了“全程機械化+綜合農事”服務中心,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。

“目前,全縣共有39家農機專合社、1萬余臺農機具、500余名農機手信息,以及24家農機維修、配件銷售網點全部進入平臺。”西充縣農業農村局農機化推廣站站長李鵬飛介紹,為了提高農機的使用效益,該縣建設了智慧農機服務中心,把全縣農機納入智能化管理,可實現農機手、專合社、經營業主更加方便快捷地對接。

“智慧農機服務中心的任務就是牽線搭橋。”李鵬飛介紹,通過農機智慧服務手機APP,實現“找農機、找農活、找農機手”網絡化、一站式無縫對接。

據了解,西充縣建成智慧農機+綜合農事服務綜合體,拓展農業托管、農資配送和農機維修“三大”業務,開展產前、產中、產后全鏈服務項目。

“積極扶持發展農機專合社,大力開展農資、育苗、機耕、機播、機種、機收等各類培訓。”李鵬飛介紹,該縣構建各類社會化專業服務隊伍,全力構建“主體多元、市場運作、競爭有序、服務優良”的農業生產社會化體系,打造集產前、產中、產后全鏈條的服務園區。

2021年,該縣培訓農機手858名,完成機耕作業96.9萬畝,機播36.99萬畝,機收49.78萬畝,機械植保25.05萬畝次,機械脫粒20.37萬噸,該縣農機化綜合水平達到67.08%。

0817-2719266

17694807098

備案號:蜀ICP備2020030241號-2

  • 微信公眾號

  •   [掃一掃]


    關注 好充食

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址,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性,午夜尤物禁止18点击进入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